学术支撑教学·研究指导实践 |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生学术论坛顺利举行

作者:发布时间:2019-08-12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为加强教师教育相关专业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打造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培育更多更高质量的学术论文。7月28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举办了以“学术支撑教学·研究指导实践”为主题的研究生学术论坛。本次论坛以教师教育为名称发挥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引领教师教育学术研究和发展方向的作用,面向全国非全日制研究生(含博士研究生、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上海市规培教育硕士)以及全日制研究生的一场深度学术交流活动。

  下午13时,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文附楼218隆重举行。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朱梅,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蒋瑾,教师教育学院徐斌艳老师、张春雷老师、沈甸老师、卢晓旭老师等出席本次论坛。2017级规培教育硕士黄慧婷同学担任主持。

2017级规培教育硕士黄慧婷同学主持

首先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朱梅书记对来自各地的研究生同学表示欢迎,朱梅书记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基本情况,强调了学院“彬彬有礼、侃侃而谈、循循善诱的专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以及“在学术上求高度,在育人上显仁厚,在服务上见影响”的办院思路。接着,朱书记提出希望把论坛办成一个全国师范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学术盛会,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希望能够理论与实践研究兼顾,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在此交流对接。最后,朱书记对于本次学术论坛给予厚望,希望论坛能够成为华东师大卓越教师成长摇篮中的一根竹篾,也能成为全国教师教育变革策源地的星火,推动全国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成长,推动全国教师教育研究变革和转型。

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朱梅致辞


专家讲座:聚焦课堂、发现问题、教师如何成为研究

  报告伊始,徐教授抛出了三个核心问题:一为教师为什么要从事(课堂教学)研究?二为(课堂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有哪些?三为常用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徐教授强调了科学方法对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重要性及教师具备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性。其次,徐教授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教师从事研究的现状等方面来说明“教师为什么要从事(课堂教学)研究?”一问。再次,徐教授就“从教育教学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最后借叶澜教授的话与我们共勉:“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快乐。”

教师教育学院徐斌艳教授专题报告

研究生学术报告(上半场):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朱泱的汇报主题是——《基于中国文化渗透的高中英语教学研究——以人教版新课标(实验)高中英语教科书1-8册为例》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主要概括了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相关概念,以及不少高中英语教师对于文化教学的片面认识。其次,对文化进行了定义阐释,以及对于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华文化、中国元素等概念进行了区分。再次,通过横纵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通过教材来发掘中国文化。最后,通过案例来说明如何通过教学传递中国文化,以及如何因势利导、有所作为、树立自信、理解差异、挖掘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朱泱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蔡晓伟汇报的主题为“许永璋先生《诗词备课笔记》中学教学思想论”。首先,他介绍了选题的来源:做为古代文学研究生,一直在思考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与中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一直以张心科老师的《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以及《近代文学与语文教育互动》为直面问题的典范。其次,介绍了许永璋先生,对许永璋先生的笔记从文字训诂与解诗落实、高屋建瓴与诗家三昧、文本细读与重视逻辑、宏通视野与诗外功夫、以诗说诗与心理观照、生讲诗析与教法创新、有别诗词与联系诗教和注重现实与诗教意义进行了生动的分享。最后,提出了许永璋先生《诗词备课笔记》的教学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蔡晓伟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叶慧妍汇报主题为——《重视数学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首先,她阐释了数学实验的概念,其次,通过实例讲解了数学实验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助推作用,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数学抽象素养、逻辑推理素养、数据分析、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的素养。最后,总结了通过数学实验活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致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叶慧妍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朱征汇报的主题为——《中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提升研究》首先,他介绍了研究背景:2017年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核心素养。结合在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地理综合思维的影响因素研究。然后,介绍了研究过程:以实证分析为方法,提出元认知水平、地理知识基础、一般智力水平为假设因素,借鉴团队已有研究,进行高信度和效度的量表开发,并进行了实测。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综合思维是一种非智力的认知方式、会随人体身心发展而发展等结论,并进行了不足与反思的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朱征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洪颖汇报的主题——《基于科学论证教学任务分析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优化》首先,她通过概念分析、步骤解析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论证教学任务分析,然后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这一教材思路的教学优化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洪颖

  专家点评:基于五位同学的汇报,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张春雷老师做出如下点评:张老师首先总结了各报告的优点,如视角和选题恰当、关注的内容有深度和挖掘价值、挖掘实践层面注重研究工具和实证方法的运用以及能够结合具体案例来进行实践分析。同时,张老师也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首先,论文要关注论据,以及借助工具来呈现论据,通过实证方法来证明所提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其次,总结了支撑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的力量,如对待教育、课堂、学生的真情以及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信心。最后,张老师提到“不要去追求成功,而要去追求‘意义’”,要做有价值、可信的新发现!

教师教育学院张春雷老师点评

   中场休息期间,教师教育学院周彬院长惊喜现身,在炎炎夏日中为整个会议带来一阵清风,周院长告诫大家如果读了研究生却不能提高研究水平,那么和同龄人相比读研究生意味着你丢失了实践经验。研究是一项少数人的活动,要基于自己的学术兴趣爱好才能够学有所成。最后周院长对参会的老师、同学表达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能够学有所成、听有所成、讲有所成

教师教育学院周彬院长讲话

研究生学术报告(下半场)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谢恩奇为大家汇报,他的汇报主题为“如何在地理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基于《天气系统》一课的调查与分析”。首先,他介绍问题的提出是基于课堂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锋面气旋系统的迷思。其次,介绍了完整的技术路线,并从对象、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问题的研究过程。作者采用访谈法对目标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与分析,最终得出学生出现迷思的原因是缺乏程序性知识、元认知能力较弱、缺少知识的精加工策略以及空间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薄弱,同时提出从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加强课堂对话方面加强学生深度学习的措施。最后,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的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谢恩奇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欧勇代表小组进行——基于DIS实验进行原电池电极电势变化的实验探究及其拓展 的主题汇报。首先他提出了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外电阻较小时,内外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动势。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猜想、验证,发现了原因:铜板上有氢气产生,阻碍氢离子吸附。最后总结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用原电池实验证明内外电压之和保持不变时,可以在课前将铜板灼烧,或者实验时使外电阻阻值稍大。并进一步得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研究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欧勇

    上海市规培教育硕士陈凡汇报的主题为《上海新中考背景下历史学科素养的养成与评价》。首先,作者介绍新中考背景下历史科目的设置与分值、新教材历史沿革,并对比了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2017版上海市初中历史学科基本要求,发现都强调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之后,从上海初中历史学业考试为例,述说了所考查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欢的核心素养。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提出教师应当注意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以及初中教学中要向2017新课标“核心素养”靠拢的建议

上海市规培教育硕士陈凡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黄子义代表小组汇报的主题为“我国70年来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科学史内容分析”。首先,作者通过对比国内外科学课程标准揭示了研究背景及问题,其次,通过文献综述厘清了科学史内容分析的维度和目的,再次,作者通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分析单位、科学史的判定标准、研究框架以及分析框架的信度等方面的阐述说明了研究设计的细节,最后进行了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提出科学史专栏应根据教学建议有针对性的设计,避免“辉格”倾向,考证科学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注重科学史的文化取向和知识-文化取向等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黄子义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卢韫代表小组汇报的主题为《基于直观想象素养的数学项目活动研究——以几何旋转体和形状体为例》报告从研究背景与意义、样本选择与案例设计、案例展开和活动总结四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报告介绍了数学项目活动在核心素养“直观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性及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整个实验的研究过程:以数学项目理论为指导,以绍征锋的活动框架设计项目教学并在样本学校进行展开“神奇的几何”教学。最后得出结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建立抛锚体验,引发学习兴趣;学生自主探索,建立直观想象素养;项目活动反思,加深数学理解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卢韫

专家点评:基于下半场五位同学的汇报,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沈甸老师首先肯定了参与报告的学生。然后沈甸教授将报告论文分成三类进行点评:教育实验研究、实验改动研究以及教学测评研究。沈教授认为报告论文方法多元化、选题紧扣时代以及研究具有深度。并针对各位同学的论文报告提供了建议:首先,在教学测评这一类研究中,应当有确定而可靠的评价依据。在进行试题变化研究中如果能凸显时代的影响,则对教学更有意义。在教学实验研究中,提出全日制学生是否可以与在职教师进行合作,创造出理论知识扎实,问题意识鲜明的研究。最后沈教授总结到,不论是做什么样的研究,都一定要有鲜明的观点、详实的证据以及明确的研究结论。

教师教育学院沈甸老师副教授点评

  接着,会议邀请了教师教育学院蒋瑾副书记为参与汇报的研究人员颁发证书,蒋瑾副书记对于大家的学术汇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蒋瑾颁发证书

专家总结:论坛尾声,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卢晓旭老师对此次学术论坛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做学术报告是一种质的飞跃,而听报告也是一种量的积累,希望此次论坛能发展成一个面向全国的教师教育的学术研究平台,使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能在此交接、汇合。同时也对具有工读矛盾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提出了殷切期望。最后,卢教授希望能使论坛形成传统,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作出贡献。


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卢晓旭副教授总结发言